• 信息公开|
  • 校友网|
  • 网上办事大厅

学校概况

学校简介


安阳师范学院位于甲骨文故乡、殷墟所在地、红旗渠精神发祥地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、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安阳市,是河南省属普通本科高校。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08年的彰德府安阳师范传习所,1949年被命名为平原省立安阳师范学校,1958年更名为河南省安阳师范专科学校,1960年改名为安阳第一师范学校,1978年恢复为安阳师范专科学校,1992年更名为安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。2000年安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、安阳教育学院、安阳市第二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安阳师范学院。2011年获批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单位。2020年成为河南省17所特色骨干大学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之一。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。

长期以来,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逐步发展成为一所涵盖经济学、法学、教育学、文学、历史学、理学、工学、管理学、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。学校占地1380亩,建筑面积68.16万平方米,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.39亿元,馆藏纸质图书228万册。设有19个教学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,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、67个本科专业,拥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学科群1个、建设了第九批河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3个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4个、新一轮河南省重点学科5个。学校面向全国20个省(市、自治区)招生,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8000余人。

学校坚持人才强校。现有教职工1924人,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537人,拥有博士、硕士学位教师1395人。现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,河南省创新团队4个、高校创新团队12个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个。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,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3人、高校创新人才31人,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9人、哲学社会科学年度人物2人、中原英才计划“中原文化青年拔尖人才”1人。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,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65人。学校教师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个人、河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、“出彩河南人”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。

学校坚持质量立校。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4个、特色专业2个,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、一流本科课程5门、实践教学基地1个。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3个、特色专业6个,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8个,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、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4个,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、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6个,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9个、教学团队5个、教学名师8人,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3门、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8门、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8门、精品课程8门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、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,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3门,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。现有省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19项、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教学案例9项、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、研究生精品在线课程2门、研究生精品教材项目2项。学校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,成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院、国际教师教育学院、班主任培养学院,着力提高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。深化育人模式改革,成立彰德书院,推动构建“书院制”人才培养新体系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,成立创业学院、互联网+应用技术学院,建设6个创业教育二级学院,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实现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,以创新链、产业链、资金链、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为核心驱动,推动科教融汇、产教融合。获批河南省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、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和特色行业学院立项建设。多年来,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,学生荣获第十八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全国特等奖,应届毕业生考研率、就业率位居同类院校前列,10余万名毕业生活跃在各行各业,以良好的政治素质、扎实的专业技能、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突出的工作业绩,赢得了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,为地方基础教育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,也为母校赢得了声誉。

学校坚持特色名校。学校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“绝学”、冷门学科——甲骨文研究,打造跨专业、多学科联合攻关的学术团队——甲骨文信息处理团队,成立甲骨文研究院,将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到甲骨文考释研究中。“甲骨文信息处理”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、教育部创新团队、河南省重点实验室,“甲骨文信息处理学科群”获批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学科群,“甲骨文汉字文化研究体验传播中心”获批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,“甲骨文信息处理与活化利用协同创新中心”写入省部会商,承担国家基金项目17项,2016年获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甲骨文研究重大委托项目9个子课题中的3个子课题。自主研发的甲骨文大数据平台“殷契文渊”是目前国际上容量最大、信息最全、业内影响最大的甲骨文数据库;出版的《殷都学刊》为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刊,入选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和全国社科规划办资助期刊;出版的《殷墟甲骨学大辞典》被誉为甲骨文学习研究的百科全书式专著,《殷墟文化大典》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;推出“了不起的甲骨文”小程序,《让甲骨文以数字化形式回归殷墟》入选“世界互联网大会”全球60件实践案例之一,创编“甲骨文广播体操”在全国推广。2009年获批河南省汉语国际推广汉字文化基地,2012年开始招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,面向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招收留学生。现已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718人,获批河南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1个,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被评为河南省特色品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。学校积极推动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,承担河南省小学教育(全科教师)培养工作和“国培”“省培”计划,与地方政府、高校共建豫北片区“三市四校”省级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,获批河南省首批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,为基础教育培养了一大批“下得去、用得上、留得住、干得好”的教学骨干。

学校坚持科研兴校。建有河南省重点实验室(新型光电功能材料、甲骨文信息处理)、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(化学节能材料开发与应用、先进机器人、光伏并网发电及储能技术、甲骨文化智能产业)、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(光电功能材料、感知数据智能处理)、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等11个理工类省部级科研平台,建有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、河南省重点社科研究基地(中原文化研究中心)、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、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(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、汉字文化研究中心)、河南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局宗教问题研究基地、河南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(甲骨文艺术)等10个人文社科类省级科研平台。近年来,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293项,其中国家级项目63项,外拨科研经费12093万元。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6个,首次实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突破。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,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,省级科技创新人才2人。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7项;出版学术著作、教材152部,获批发明专利164项;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76篇,其中SCI、SSCI、A&HCI等收录829篇。

学校坚持文化育校。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。坚持以章程统领学校改革发展,把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推进依法治校的重点,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和党委会、校长办公会、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,建立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,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。推进红旗渠精神“三融三进”,用红旗渠精神锻造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。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建设汉字文化体验馆、殷商历史文化馆。推进校园升级改造工程,精心设计校园人文景观,大力推进校园绿化工程,环境育人作用明显增强。弘扬以“进德修业、博学笃行”校训和“自强不息”校风、“至爱求真”教风、“知行合一”学风,培育出“榜样安师”“红旗渠精神”我来讲等一批深受师生喜爱、社会反响强烈的特色品牌活动。

学校坚持开放活校。学校积极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——汉语国际教育,作为牵头单位成立的汉语海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,2014年获批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,中心以解决汉语海外传播的瓶颈问题“教师、教材、教法、传播体系”为核心任务,着力打造汉语海外传播人才培养的高地、汉字文化研究的高地和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示范引领的高地,先后选派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612人次从事国际中文教育工作,派出人数位居河南省高校首位。学校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,与美国库克学院合作举办本科教育项目,与加拿大荷兰学院合作举办专科教育项目,开展中外交流生合作项目、中英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。与北京中清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创办互联网+应用技术学院,建设“跨境电商先进技术示范中心”;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创业学院,创办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园,获批省级众创空间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。

近年来,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、河南省文明校园、改革开放40周年具有国内影响力河南十大高校、河南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领军院校、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品牌高校,中华全国总工会“模范职工之家”、河南省模范教工之家红旗单位、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,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、全国五四红旗团委、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、全国高校西部计划项目考核优秀等次,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高校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、中国大学官微百强、河南高校宣传工作先进单位、河南高校统战工作示范单位、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、河南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先进集体、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工作优秀团队、河南省“大美学工”十佳优秀学生工作先进单位、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单位、河南省驻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。

今天的安阳师范学院,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,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,全面深化综合改革,全面推进内涵发展、特色发展,全面提高办学质量,朝着为建设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学的奋斗目标大步前进!



(数据截止2024年9月)